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规划,引导高校学生对我国知识产权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研究和探讨,提升知识产权专业能力和水平,在第二十三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会举办了“第三届‘万慧达杯’中华商标协会全国高校商标热点问题征文比赛”活动。
截至收稿日,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40所高校的139篇征文,其中本科生组58篇,研究生组81篇,主题涵盖商标恶意注册商标囤积的法律规制以及我国《商标法》第五次修改等多个商标领域热点问题。
经过专家评审,最终评定获奖征文55篇,包括特等奖共2名,一等奖共6名,二等奖共10名,三等奖共20名,优秀奖共17名;优秀指导教师奖38名。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本科生组 | |||
获奖等次 | 作者 | 单位 | 文章名称 |
一等奖 | 王海明 | 北京工商大学 |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 |
一等奖 | 周雨悠 | 湘潭大学 | 地名商标保护视域下行政区划级别禁注的审思与勘正 |
二等奖 | 肖舒然 | 上海大学 | 禁止重复注册商标的制度设计——对《修订草案》的完善建议 |
二等奖 | 姜浩 | 山东农业大学 | 《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标强制移转制度探究 |
二等奖 | 田丽阳 | 北京工商大学 | 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完善 |
二等奖 | 黄文敏 | 华南师范大学 | 商标囤积行为的法治困境与现实出路 |
三等奖 | 谭婷婷 | 重庆交通大学 | 论商标囤积的法律规制 |
三等奖 | 王翼 | 重庆交通大学 | 旧物翻新后商标权利用尽抗辩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 |
三等奖 | 吴锦怡 | 南京理工大学 | 汉字商标在涉外商标申请中的显著性问题研究——以Castel Frères v. 上海班提酒业有限公司商标争议案为例 |
三等奖 | 杨光 | 华东政法大学 | 论商标反向混淆案件中停止侵权判决的适用——以美国司法实践为借鉴 |
三等奖 | 黄洁 | 江苏师范大学 | 商标恶意诉讼的司法规制路径优化研究 |
三等奖 | 盖雨欣 | 重庆交通大学 | 二手商品商标侵权抗辩事由的完善 |
三等奖 | 黄栋铭 | 南京理工大学 | 商标平行进口的不正当竞争治理纾困 |
三等奖 | 曹刘颖 | 江苏师范大学 | 商标权用尽抗辩事由的思考–以克鲁勃润滑剂分装商标侵权案为引 |
优秀奖 | 胡子奕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商标的“上载新生”——对元宇宙NFT商标权保护的思考 |
优秀奖 | 欧慧婷 | 广州商学院 | 位置商标获准注册的正当性分析 |
优秀奖 | 王诚至 | 北京工商大学 | 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研究——基于30份商标淡化案件判决书的分析 |
优秀奖 | 陈宣萦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设计产业中商标戏仿混淆侵权判定标准探究——以My Other Bag×THE FACE SHOP案为例 |
优秀奖 | 薛天爱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论商标显著性认定与通用名称适用问题——以阿斯匹林商标案为例 |
研究生组 | |||
获奖等次 | 作者 | 单位 | 文章名称 |
特等奖 | 魏奕荧 | 上海交通大学 | 论我国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之梯级规范结构 |
特等奖 | 陈泓月 | 清华大学 | 商标注册环节使用意图地位之反思 |
一等奖 | 李钰婷 | 中央财经大学 | 商标使用说明制度的建构 |
一等奖 | 陈滢宇 | 同济大学 | 我国商标法增设防御商标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
一等奖 | 赵陶钧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禁止重复注册商标的立法选择 |
一等奖 | 王昊 | 同济大学 | 商标犯罪法益侵害评价方式完善——以权利人损失入罪标准构建为视角 |
二等奖 | 胡依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商标转让视角下的恶意囤积行为的制度检视与规制进路 |
二等奖 | 王萌 | 上海大学 | 商标法上“同一种商品”的认定研究 |
二等奖 | 刘旻觜 | 江苏师范大学 | 商标侵权公益诉讼的批判性思考 |
二等奖 | 徐瑛晗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商标构成要素扩张下的符号垄断规制 |
二等奖 | 曹洋 | 华东政法大学 | 商标商品化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一个基于符号学的研究 |
二等奖 | 郑森 | 江苏师范大学 | 商标禁止重复注册制度要件构成合理化探究 |
三等奖 | 吴未达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论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 |
三等奖 | 吴悦婷 | 华东政法大学 | 商标戏仿的法律实践:中美比较视角 |
三等奖 | 徐榕岭 | 上海大学 | 比例原则在商标侵权诉讼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
三等奖 | 张力文 | 上海大学 | 商标重复申请注册的法律规制 |
三等奖 | 殷佳佳 | 南京理工大学 | 浅论商标使用义务的强化——基于《商标法》第五次修改草案 |
三等奖 | 蔡庆安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抢注他人商标的民事赔偿问题研究 |
三等奖 | 柏依洋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论商标立法目的之流变、转向与选择——兼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条 |
三等奖 | 姬瑜 | 清华大学 | 商标非竞争性使用的功利主义激励论分析——商标侵权抗辩的法经济学视角 |
三等奖 | 罗汝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商标囤积的体系化规制 |
三等奖 | 董雯莹 | 浙江工商大学 | 地名商标正当使用的认定标准研究 |
三等奖 | 徐伟琨 | 广西民族大学 | 注册制模式下商标使用意图要件的检视与完善 |
三等奖 | 李海青 | 华东政法大学 | 网络全球化环境下商标法和竞争法中“有一定影响”认定标准之重构 |
优秀奖 | 孟依 | 辽宁科技大学 | 元宇宙“NFT数字作品”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
优秀奖 | 郑家月 | 上海大学 | 注册商标未授权商品化行为的商标性使用认定 |
优秀奖 | 吴奇伟 | 浙江工商大学 | 驰名商标“同类认驰”问题研究 |
优秀奖 | 徐佳灵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论我国商标使用情况说明制度之构建——以《商标法》第五次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为视角 |
优秀奖 | 余昌安 | 中国人民大学 | 论刑法中“同一种服务”的判定 |
优秀奖 | 徐林睿 | 厦门大学 | 商标法视角下“替他人推销”与商品销售的法律关系研究 |
优秀奖 | 曾亦辰 | 北京大学 |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概念反思与制度完善 |
优秀奖 | 黄文柬 | 浙江工商大学 | 地理标志商标必要显著性反思 |
优秀奖 | 蔡哲鹏 | 上海大学 | 论地理标志中正当使用的认定路径构建 |
优秀奖 | 熊亦欣 | 华东政法大学 | 作品元素名称的商品化权益的保护路径研究——以“葵花宝典”案为切入 |
优秀奖 | 孙雅琪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重要传统文化标识商标禁用条款的理论证立与规范塑造 |
优秀奖 | 欧繁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优秀指导教师奖(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 |
毕凌雪 | 山东农业大学 |
陈星 | 广西民族大学 |
丛立先 | 华东政法大学 |
杜颖 | 中央财经大学 |
冯术杰 | 清华大学 |
高阳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高映 | 浙江工商大学 |
胡开忠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黄国赛 | 重庆交通大学 |
黄玉烨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蒋舸 | 清华大学 |
李超光 | 湘潭大学 |
刘润涛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刘文琦 | 浙江工商大学 |
刘晓 | 上海大学 |
刘忠 | 辽宁科技大学 |
龙文懋 | 华东政法大学 |
卢纯昕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彭学龙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王莲峰 | 华东政法大学 |
王勉青 | 上海大学 |
王琦 | 北京工商大学 |
王雅芬 | 浙江工商大学 |
王艳芳 | 华东政法大学 |
王影航 | 华南师范大学 |
吴汉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吴尚儒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肖中华 | 中国人民大学 |
徐升权 | 南京理工大学 |
尤荣祥 | 广州商学院 |
袁木玲 | 广州商学院 |
袁真富 | 上海大学 |
詹映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张春艳 | 江苏师范大学 |
张怀印 | 同济大学 |
张伟君 | 同济大学 |
郑路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朱冬 | 厦门大学 |
关于本届比赛的发奖事宜将于近期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中华商标协会
2023年9月11日
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