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军:企业商标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
2021-08-13

编者按:商标品牌是企业、区域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品牌保护不仅激励创新,更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5月13日,由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我中心共同主办的“君策论坛:商标品牌保护赋能高质量创新发展”在顺德成功举行,近期,我们整理了论坛嘉宾演讲稿件,并将陆续发布,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今天,推送美的集团资深知识产权顾问王远军在本次论坛上的演讲:企业商标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经君策中心整理,演讲者审定并授权,予以发布。

微信图片_20220331163136.png

企业商标工作中的问题与挑战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和介绍,也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学习和请教。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挑战,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企业商标工作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结合以往教训和经验,我觉得,想做好企业商标工作,至少需要做到以下4点,分别是前瞻布局、日常监控,全面打击,精准诉讼 

一、 品牌前瞻布局 

品牌选择。刚才黄博士也讲了商标保护对于品牌发展的重要性。同样,商标依附于品牌,品牌选择是我们商标工作的起点和源头。选择一个在市场和法律层面都适合的品牌,对于后续商标注册和品牌维权乃至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都大有裨益,反之后患无穷。好比做菜,首先原料要新鲜,如果品牌这个原料选的不好不新鲜,后边商标这道菜你再怎么做都很难做好。在法律层面上,品牌的选取要注意避开商标法规定的不能或者不适合申请注册商标的情况,比如喜茶的前身—皇茶,因为带有“皇”字,容易让人联想到以前的皇室皇家,一直不能获得商标注册保护,导致面对大量仿冒店铺无法维权,最终痛下决心改成现在的喜茶品牌;还有一家很著名的甜品店—巴黎贝甜,因为包含公众熟知的外国地名,迟迟拿不到商标注册,反而被山寨品牌“芭黎贝甜”抢先注册并恶意维权;还有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假冒“鲍师傅”糕点店,也是因为品牌选择本身过于随意,导致后续注册和维权困难。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企业往往拿一些技术词汇或者广告卖点去申请商标。以美的为例,美的集团现在国内商标申请量一年大概有一千多件,但这只是我们收到提案的冰山一角,我们内部收到的品牌提案远远超过这个数量,提案内容五花八门,其中就有类似技术词汇(像空调上的防直吹、冰箱上的除农残)和产品卖点(热水器上的大水量、空气净化器上的5A好空气),按照商标法的规定这些都是不适合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这些都是业务同事对商标缺乏正确了解造成的。以前是缺少商标意识,不知道要申请商标,现在商标意识增强了,但是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什么都想要申请商标。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关键是要争取前期介入,做好引导培训,让大家知道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申请商标注册保护。那如果收到这些不合适的提案,我们也不会轻易驳回,我们首先会跟业务沟通,看能不能在原来的提案基础上改进提升。经过我们不断的培训和沟通,这种产品卖点申请商标的现象基本消失,商标提案的质量也是越来越好。 

类别选择。品牌确定之后,类别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品牌选择关系着后续品牌的保护强度(显著性高的强保护,显著性弱的弱保护),类别选择直接决定了品牌的保护范围(具体在哪些产品上受保护)。那类别选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要前瞻,二要全面,简单来说就是要未雨绸缪,走在业务前面。大家都知道有个索菲亚定制衣柜,在家具上还是驰名商标,业务和口碑一直不错。现在家具行业从单一定制走向全屋定制,消费者需要定制的不单单是衣柜,还有门窗床沙发等等。所以索菲亚也积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不断的扩充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但是她的木门却不能叫索菲亚(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米兰纳),因为他在木门这个类别上没有注册;不仅如此,木门上的索菲亚还被别人注册成功并且实际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销售索菲亚木门,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还得让真正的索菲亚背锅。索菲亚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终通过商标局和法院,拿回了木门的索菲亚商标和1000多万元的赔偿,现在的索菲亚的木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索菲亚这个品牌了。 

检索障碍。选定了品牌和类别,下一步就是检索有没有在先障碍。刚才黄部长也讲到,现在商标的存量这么大,一件新的商标想要顺利通过审查拿到注册真的很难。那如果检索到在先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怎么办?现在这种情况很常见,有几个选项,一是改提案避让,简单、成本最低,但是最难实现,尤其是领导拍板定的。二是看能不能直接购买,成本高但是省事,买过来基本能解决问题。三是看有没有办法清除,比如撤三,这种成功率就没有办法保证,只能听天由命,而且现在撤三的审理时限比新申请要慢很多,为了等撤三结果,一件新申请可能要被迫复审/诉讼,否则就要不停的补充申请,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 

确定商品。以上都确定了,最后就是选商品了,这一步以往大家都容易忽略或者交给代理机构随便去选,但实际上这一步很关键,关系到以后的使用(防撤三和上平台)和维权(尤其是刑事案件判断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尽量选择跟产品最接近的商品项目,而且商标局现在定期发布可接受商品和服务项目,我们也可以考虑同步更新补充。

二、做好日常监控 

第二点就是要做好日常监控,监控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向。 

对内,主要监控自身品牌有没有及时注册;还有就是已注册品牌在一些新的品类/新的使用区域上有没有补充注册,特别是海外,几乎每个国家都需要单独注册才能在当地受到保护。还有就是监控自身产品上有没有使用他人商标;再有就是监控自身商标有没有合规使用,申请中的不可以打圈R,未指定的产品上也不能使用注册标识,组合商标不能拆开或者突出某一部分使用,驰名商标不能用于广告宣传,等等。 

对外,主要监控:他人有没有使用或者注册我们的品牌,这种现在通过大数据搜索或者一些专门的软件就可以实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监控竞争对手的商标申请情况,有时从中可以发现对方新的品牌动态或者研发方向,及时反馈给业务同事提前应对。

三、全面打击 

我们知道,一个品牌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商标的保护,越是大品牌越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就会给企业品牌声誉造成严重伤害。这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合作代理机构的专业力量,持续做好日常监测,对于他人恶意注册和恶意侵权要全面打击。 

两个全面,一个是打击范围全面,恶意注册、恶意侵权都要打击;二是手段全面,不光异议争议,还有刑事、民事、行政、投诉、发函等多重手段。 

恶意注册,我们发现现在侵权人的商标意识越来越强,很多时候侵权人会选择注册一个比较接近的商标来做掩护,而且申请商标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分拆注册或者多个主体分散注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以前大家都知道的美白勺,现在已经有了升级版。这种单靠我们自身很难发现,必须要调动合作代理机构的积极性,依靠他们去主动监测并提供详细解决方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一争到底,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商标。如果你在行政阶段解决不了让它最终注册的话,后边维权也是麻烦。 

打击恶意注册的同时,对恶意侵权我们也是不遗余力,全面打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比如行政查处、平台投诉、发警告函、民事维权以及刑事手段等等。2020年,美的查处各类假冒案件七十多件,其中刑事和行政查处案件各占一半,民事诉讼两百多件,线上投诉并删除数万条侵权链接,有力保障了美的集团各品牌的健康发展。

四、精准诉讼

两个精准,一个是诉讼案件的选择必须要精准。诉讼程序多,时间长,成本高,判赔低,基于成本和效率考虑,企业不大可能大面积铺开去做,必须有选择性地做一些精品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和民事惩罚性赔偿案件,可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再犯。还有一个是每个诉讼案件的策略要精准。在打击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制假造假分工越来越专业,制造和销售的链条也越来越分散和隐蔽,此外,还有企业在职或离职人员参与侵权、报废机处理后被人翻新、经销商真假掺买等等一些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给我们的打假和维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打击要更加精准,应该个案研究,精准施策,不能再走以前批量维权的老路。 

2019年美的协助公安查处的涉及到广东、广西、浙江等多个地区的特大假冒滤芯系列案件,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已于2020年12月作出一审刑事判决,共19人被判处刑罚,6名主犯被判处3年至4年3个月有期徒刑,其余从犯均被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该19人共被判处罚金250多万元。本案将涉案滤芯上下游的供应商一网打尽,抑制了单个链条环节制假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并且,打击效果立竿见影,正品滤芯销量翻番,有利保障了消费者的饮水健康。 


以上就是我今天发言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微信图片_20220331163143.jpg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由君策中心经授权编辑发布。